我们都知道水是一切生命之本源,有了它,生命才能得以繁荣生息。而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卫星,也是目前传说与神话故事最多的一个天体。中国的嫦娥奔月,玉兔。还有小日子过得还算凑合国家的传说-辉夜姬,这些都是关于月球的故事。
对于月球的探索虽然从未停止过,但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现,从NASA的阿波罗计划登月之后,人类的对月球的了解完全止步了。虽然每年都会发射新的探测器前往月球但带回来的消息却没什么重大的研究价值。但是最近关于月球最新消息有了重大发现。并且还是中国首发。具体是什么消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嫦娥五号是中国研发制造的一款无人月面取样探测器,这款探测器科技水平及高度遥遥领先全球。NASA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后,对月球的探测一直是依靠各种卫星与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研究。在他们分析数据时,中国嫦娥五号已经在月面取样成功并且返回地球。在他们研究观测相片时。中国天文科研人员已经开始对月球土壤进行研究。不得不说中国的大多数科技已经领先美国很多年了。并且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2022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是发表了一篇关于月球水源的文章,该文章中提到,他们对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岩石与月壤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一吨月壤中约有12克“水“,1吨月岩中约有180克“水”。
虽然在此消息公布前,人们对月球上是否存在过水源问题有不小的争论。并且各国探测器发回地球的种种数据表面月球是有可能存在水的。但这只是科学们的推测而已,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而嫦娥五号这次带回来的月球物质足以平息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
嫦娥五号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使命。除了代替国人登月实地考察,采集月球月表返回地球之外。嫦娥五号还携带了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有利于分析采样区的形貌与物质成分。并且在执行任务中可以获取月球的光谱。这是人类**次有机会近距离探测月球水信号。
而这次嫦娥五号的光谱仪对采样区2米X2米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月壤,与一块无法带回地球的月岩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这个线性关系主要与粒径有关。
实验室分析这次带回的月壤样品发现它们的平均粒径约60~80微米。这说明在嫦娥五号的采集区域中,区域内月壤的含水量在120克以内,而月岩中的含水量大约180克。
月球上的水是如何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嫦娥五号在月球中发现的水,并不是我们生活在常见的饮用水。
水分子代表稍微加热就可以跑出来的“结合水”,羟基则代表需要较高温度才能析出的“结构水”。
虽然无法直接饮用,但是只要对它进行转换,提取还是可以使用的。只是这个过程太过复杂。
根据科学家对月球水的后续研究发现:月球水的主要来源是来自“太阳风”。
太阳风中含有大量的氢元素,当太阳风吹到月球时,能与月球壤中的氧元素结合形成水分子。